用自信抹平语言的势利
2025-04-14 09:52:03? ?来源: 河南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用自信抹平语言的势利(新世说) □吕志雄 新疏浚一泓清泉,博爱县磨头镇西张赶村又建一景点,让人惊奇的是,景点竖起的文化牌中竟有博爱方言。 看方言牌,听当地人一读,纯朴中透着诗意。“夜个黑儿,下点疙星雨,树上花儿都跌完了”,这不就是博爱版的“细雨湿衣看不见,闲花落地听无声”吗?“俺各没在一堆儿,可关系老囊器里”,两人不常聚,心意总相通,不也是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”吗?“这瞅瞅,那瞅瞅,前前后后瞅了半天,啥也没瞅着”,寻找却得不到,不也是“上穷碧落下黄泉,两处茫茫皆不见”的落寞吗? 在欢笑声中,听这泥土味儿的诗意,让笔者别有一番欣喜,欣喜于当地人的自信。要知道,语言也是被势利化了的。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,城里人说话,有的人觉得比乡下人说话好听。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,一些发达地区的语言曾被冠以“高大上”的美名,被争相模仿。比如,北京话就曾受追捧,甚至连骂人话“傻冒”也被全国通用了;广东是开放前沿,粤语歌曲曾在全国流行。至于服装器皿书籍上,弄几个英文字母,似乎就显得洋气了。在这样的语境下,咱中原一些农村的方言就被势利化得窝在心里,不敢出口,更不用说走到人前、上得台面了。 其实呢,不只咱中原农村,各地方言都有其可取之处,都有深幽独到的表现力和音韵美。之所以被势利化,还有自个儿的不自信。 不自信的原因很多,至少两点是显而易见的。一是经济不够发达,吃的穿的不如人,自然就不敢站到人面前,也对穿金戴银的人说的话奉如圭臬。像赵老太爷在未庄,无论说什么都会被认为是不会错的。二是见世面少。僻处一地,消息闭塞,不只是会产生夜郎自大的心理,还会对外面世界有种仰望心态。从城里回归未庄的阿Q,能让未庄的男人们对他敬畏有加。鲁迅小说寓言的两种心态,至今虽然有所减弱,但依然在人们看不见的思想深处游荡。 然而,随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阳光普照之下,滋生这种心态的土壤越来越少。乡村生活越来越好,落后区域迎头赶上,无论是哪儿的人们,都多多少少产生了平视世界的豪迈。 拿西张赶村来说吧,在乡村建设中,大胆探索文旅融合发展,2023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乡村建设示范村;2024年,入选“设计河南·美丽乡村”千村引领精品示范,其竹泉游景区被认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;今年,该村又入选“中国美丽休闲乡村”。五湖四海的人纷至沓来,老乡们鼓了腰包、开了眼界,怎能不自信? 在发展中自信,在交流中自尊。在交往时,发现方言中诗情画意的美,自然要展示给远来的朋友。西张赶村的方言牌上还有一句话:“想看着老远远那地方,你得站那将高点。” 如今,老乡们已经“站那将高点”,与群峰并头,扬自己的笑脸、啸自个儿的声音了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